
1、 加強對豬群的日常飼養管理
加強對豬群日常的飼養管理,飼喂營養豐富的飼料,確保飼料新鮮無毒質。尤其是在季節交換之際,疾病更容易傳播,更應注意飼料的營養,以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力,并注意做好豬舍的保溫,加強環境衛生管理。
2、 加強對易感豬群的飼養管理
雖然呼吸道、腹瀉疾病對各年齡段的豬群均可感染,但易感豬群主要是仔豬,而且仔豬的出生日齡越小其發病癥狀越重。因此,在加強對哺乳母豬的喂養,提供給仔豬充足而優質的乳汁外,應加強對仔豬的飼養管理,提供優質、衛生、營養均衡的飼料和飲水,并加強仔豬舍內的保溫降濕。并注意斷奶初期的仔豬不易飼喂過飽。
3、 嚴格落實消毒措施
及時清理豬舍并對豬舍內的糞污實行無害化處理,豬舍清空后,應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,經消毒后應空欄3天至5天在轉入新的豬群。同時應加強對進入養豬場的車輛和人員、污水排放口、飼料出入口等易傳染的地點進行管理和消毒,以防范外界病原菌的侵入。
4、 嚴格實施引種隔離制度
養豬場戶應堅持自繁自養,提高生物安全水平。如確實需要從外地引用種時,必須堅持健康無疫的原則,并按照規定實施嚴格的檢疫。各個階段的豬群不可混群飼養。
5、 適時做好防范措施
在病毒流行與傳播到來之前,應提前對豬群做好有針對性的疫苗接種。
6、 對病豬采取積極地治療措施
采取抗菌消炎,控制繼發感染、及時補液、防止脫水等對癥治療措施。